□ 本報記者 陳曉婉
◆山東家電和家具行業一直保持全國領先優勢。2015年,我省家電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42億元、利稅260億元、利潤174億元、出口交貨值303億元,經濟效益同比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家具企業總產值居全國第2位,其中實木家具總量居全國第1位。
近日,我省正式發布實施《山東省家電行業企業生產條件規范》(以下簡稱《家電行業規范》)和《山東省家具行業企業生產條件規范》(以下簡稱《家具行業規范》)。據介紹,以省級層面制定家電和家具行業規范,在全國還是首例。
超期家電不強制淘汰,
但存安全隱患
家電有沒有“保質期”?超過使用期限的家電是否必須更換?
省家用電器行業協會會長曹海奎解釋:“國家出臺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關于家電產品安全使用年限的規定不是強制性的,而是指導性、參考性的,并不是說家用電器超過了安全使用年限就必須淘汰,不能使用。消費者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行選擇更換或繼續使用。”
但是,曹海奎也提醒廣大消費者,使用超期服役的家用電器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家電產品超期使用會出現零部件老化、銹蝕等現象,極易引起漏電、火災、自燃自爆等安全事故發生。
與此同時,家電在超出使用年限后,綜合能耗將會增加近50%,且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以冰箱為例,在使用10年后,耗電量是最初使用時的2倍,且冰箱的冷凍能力和保鮮力都大大降低。據有關數據顯示,超齡家電的耗電量比節能家電高出30%—40%。”曹海奎介紹。
回收廢棄家電,
生產企業應主動擔責
對那些不得不退出應用領域的家電來說,如何進行污染源控制是當前社會不得不面臨的問題。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邱青森介紹:“我省既是家電生產大省,也是家電產品廢棄物產出大省,具備認定資格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僅有4家,年處理能力820萬臺,遠遠不能滿足龐大的家電拆解市場需求。”
記者了解到,我國于2009年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2015年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和科技部印發了《關于組織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的通知》,探索建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以從源頭解決我國廢舊電器和電子產品的回收問題。
“基于此,《家電行業規范》提出了引導家電生產企業主動承擔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責任,激勵生產者推行產品源頭控制、綠色生產,從而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邱青森說。
四道關卡嚴防家具甲醛超標
家具是否環保、甲醛是否超標,這是當前消費者購買家具時首先考慮的問題。新出臺的《家具行業規范》如何在源頭上解決家具甲醛超標的問題,省家具協會會長牛廣霞從四個方面提醒、規范企業,避免產生不合格的產品。
牛廣霞介紹:“第一道關卡是檢測,企業自建或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廠原材料進行抽檢。第二道關卡是建立供應商評價體系,要求供應商提供各類原材料(如油漆、膠粘劑、人造板等)的檢測合格報告。這個最關鍵,你進了一批材料,包括板材,還有膠黏劑,還有油漆,這些材料都要提供合格的檢測報告。三是選擇比較知名品牌生產的原材料,大企業的檢測手段、生產工藝都比較規范。第四道關卡就是對上游生產及銷售家具原材料加大檢查力度,從源頭上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
“對消費者來說,我建議選購正規生產企業、知名品牌的家具。同時在選擇產品的時候,要看看它是不是提供了家具的使用說明書,這里面會標注它的材料、生產工藝,還有一些重要指標的含量。”牛廣霞說。
來源:大眾網